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 正文

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关于《医学专业英语》课程选课的通知

日期:2023-08-01 点击数: 来源:
预设时间

为了提高生物医学相关专业研究生的英语阅读与写作水平,了解专业英语与日常用语的区别,使用正确规范的表述,让专业英语更好地服务于学习和科研工作,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特别邀请有多年英文教学经验的中山大学Pheier Saw(蔡佩娥)教授、西湖大学李大鹏教授、英国利兹大学吴千教授,以及部分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海外引进的国家高层次人才共同筹备并开设《医学专业英语》课程。

一、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分为两个版块。第一个版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专业英语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线上授课,重点讲解医学英语基础知识点及英文写作的常见逻辑及句式语法归纳。第二部分请国内外教授,结合顶刊的写作及投稿经历及经典文献,给出不同领域(专业)英文论文阅读和写作的经验。

第二个版块将集中在秋季学期,设置不同主题,由脑科学转化研究院引进的具有丰富海外求学、工作经历,科研英语水平优秀的老师线下授课,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献,培养学生的科研思路,结合实例学习课题选题、实验设计、研究开展、论文撰写、及投稿发表等科研流程。

二、授课形式

课程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课程的第一板块拟以网课形式(暂定腾讯会议,具体授课平台与使用方式将于选课报名截止后统一通知)进行,采用各知识点的PPT录屏进行录播授课;开设腾讯会议开展直播授课。充分利用网课优势,让学生能够反复学习。第二板块将设立在秋季学期每周三下午第7-8节,通过本校老师线下授课的形式,增强互动,与学生直接交流,解疑答惑。

三、授课学时与学分

本课程将作为研究生的专业英语课程,共9次课程内容,每次课2学时,共计18学时,可记为1学分。

四、授课内容与具体安排

具体授课内容安排如下:

序号

授课时间

内容

授课教师

1

8月14日,15:30-17:15

Medical English writing and how to read literatures

中山大学-Pheier Saw蔡佩娥

2

8月15日,15:30-17:15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basics of SCI publication (from ideas to publication)

中山大学-Pheier Saw蔡佩娥

3

8月16日,15:30-17:15

Details in SCI writing: abstract, introduction, method, result,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

中山大学-Pheier Saw蔡佩娥

4

8月22日,15:30-17:15

How to publish in Cell: SCI writing experience in Vaccinology and Immunotherapy

西湖大学-李大鹏

5

8月24日,15:30-17:15

How to publish in Nature Portfolio: SCI writing tips and experience in Molecular Biology

英国利兹大学-吴千

6

8月30日14:25-16:10

How to publish in Science: SCI reading and writing experience in Neurobiology

复旦大学-李世斌

7

9月6日14:25-16:10

How to publish in Science: SCI reading and writing experience in Oncology

复旦大学-迟喻丹

8

9月13日14:25-16:10

Reading and Writing Exercise of Medical English

复旦大学-杨涵婷

9

9月20日14:25-16:10

Listening and Speaking Exercise of Medical English

复旦大学-倪金飞

五、报名名额

本课程拟向上海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开放,本次拟接收约150名研究生报名学习,我们将按照报名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前150名者计入选课名单,后期将会有助教老师通过邮件或者微信群的形式与大家联系具体上课相关事宜。

六、报名时间与方式

报名时间:课程报名时间即日起到8月11日17:00截止。

报名方式:请有意报名的同学在时间截止前填写问卷:https://www.wjx.top/vm/eOkUT7H.aspx# 或者扫描二维码填写:

咨询邮箱:zhonghw7@outlook.com

我们期待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医学专业英语,尽快掌握在专业领域内以英语为工具进行信息交流和写作的能力!

附录:教师团队介绍

蔡佩娥Pheier Saw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研究员,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论文润色小组组长及学术规范办公室主任。目前研究利用多种生物响应型纳米给药系统靶向调节肿瘤微环境用于肿瘤免疫治疗。负责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High-level Talent Special Funding Scheme of Sun Yat-Sen Memorial Hospital、The Research Fund for International Young Scientists、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多个课题项目,获批“三个三”工程青年拔尖人才、中山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育等项目。围绕“高分子纳米材料”和“肿瘤靶向治疗”方向在Cancer Cell (IF 38.585), Advanced Materials (IF 32.086),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IF 24.466), ACS Nano (IF 18.027),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IF 16.823), Protein Cell (IF 15.328), Biomaterials (IF 15.304), Nano Letters (IF 12.262), Theranostics (IF 11.600)等国际 SCI期刊发表论文近70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共36篇)。专利授权项目3项(韩国专利 2项,国际专利1项),申请受理项目3项(中国专利)。发表ACS Nano研究论文入选月最高阅读10篇论文之一;发表 Theranostics研究论文被Radiology Newsletter评为韩国年度最佳4篇论文之一;研究成果被Nature Middle East, Cell Therapy News以及Prostate Cell News等专题报道。

李大鹏,PhD博士生导师,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应急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2016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17-2022年在杜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并任讲师,2022年9月加入西湖大学。主要从事新发病毒新型疫苗的设计与疫苗免疫保护机制的研究。至今已在Cell,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2篇(包括2篇综述)。主要研究贡献为发现了HIV病人体内广谱中和抗体产生的分子机制(Cell, 2018; Commun Biol 2022),揭示了靶向病毒的抗体(尤其是ADE抗体)的功能与特性(Cell, 2022; Sci Transl Med 2022),设计了广谱冠状病毒疫苗(Nat Commun, 2022)。

吴千Qian WuPhD,博士生导师,英国利兹大学生物科学系研究员。本科就读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生化系,2012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生化系获博士学位。博士和博后的研究都师从于Prof. Sir Tom Blundell院士。2018年在利兹大学独立建组,重点从事人体基因修复蛋白调控机制的研究。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含并列)发表在Molecular Cell,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2019年获得英国生化协会青年研究奖。2021年获得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英国和爱尔兰地区女性科学新秀研究奖(生命科学)。实验室获得Wellcome Trust的经费支持,且为基金项目负责人主持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MRC)的New Investigator Research Grant和英国医学科学院的Springboard Award。2020受邀为客座主编推出Essays in Biochemistry的基因修复专刊。

李世斌,PhD,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研究员。入选国家级和上海市高层次人才计划(海外)。德国马普医学研究所/海德堡大学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研究科学家、讲师。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衰老、压力相关睡眠障碍的发生机制和治疗策略,及神经免疫调节。研究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在Science、Science Advances、Sleep、Cerebral Cortex等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Neuropharmacology、Current Psychiatry Reports等期刊发表综述/社论,以共同作者在Nature Neuro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ports等期刊发表文章,引用次数686(谷歌学术)。获一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专利。获美国睡眠研究会杰出青年研究员奖、职业发展奖,美国大脑与行为研究基金会NARSAD青年研究员奖。任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客座编辑,为Nature Neuroscience、Nature Metabolism、Cell Reports、Sleep、Neuropharmacology、Behavioral Brain Research等学术期刊特邀审稿专家。

迟喻丹,PhD,国家优秀青年人才,脑科学转化研究院/附属华山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与炎症相关研究,关注病理微环境的变化规律、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递送与靶向治疗。2016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获得微生物学博士学位;2017-2020年美国纪念斯隆凯瑟琳癌症中心从事恶性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瘤的研究。共主持科研项目4项,含美国癌症协会AACR Breast Cancer Fellowship 1项;纪念斯隆凯瑟琳癌症研究中心Gerry Metastasis博后基金1项;入选上海市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求索杰出青年”计划;入选复旦大学珠峰人才计划。曾获2020年美国癌症协会2020 AACR Scholar-in- Training Award, 2019美国纪念斯隆凯瑟琳研究中心2019 Alan and Sandra Gerry Metastasis and Tumor Ecosystems Center Scholars Fellowship Award。迄今已在Science,Exploration,Mol Ther-Nucl Acids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著,引用次数300余次,1项国内已授权专利,2项国际专利。其主要参与的软脑膜转移瘤铁螯合剂DFO治疗已进入临床试验。

杨涵婷,PhD,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附属中山医院研究员。2017年毕业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获博士学位。2018年前往剑桥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师从诺贝尓奖得主Venki Ramakrishnan院士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年起任剑桥大学达尔文学院Research Associate。2021年加入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关注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细胞器及蛋白稳态的调控机制。近年来以项目负责人或学术骨干获得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科技部“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欧洲分子生物学会EMBO长期计划等经费支持;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海外)、卓越优秀储备人才等。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含并列)发表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

倪金飞,PhD,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研究员。200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美)康涅迪克大学,获生物医学硕士学位,2017年毕业于(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随后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1年3月加入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肠道神经生物学和脑肠神经连接,以及肠道系统和代谢系统疾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eLife、Journal of Neurocscience等学术杂志。

上一条: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选拔办法

下一条: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2023年夏令营入营名单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