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第二届湖区生命健康科学家大会成功举办

2025年7月26日,第二届湖区生命健康科学家大会在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镇隆重举行。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教授致辞
本届大会以“生命科学跨界融合与产业化创新”为主题,汇聚了海内外逾200位顶尖科学家、临床专家、企业家及投资人。与会者围绕异种移植、肿瘤免疫治疗、脑科学等生命健康前沿领域展开了全天候、高强度的深入研讨,旨在加速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生物医药新动能。

下午,第二届湖区生命健康科学家大会的核心专场——“神经科学前沿与脑疾病”专场会议成功举办。本专场会议由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以下简称“脑转化院”)牵头,联合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免疫与细胞治疗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实验动物学会、复旦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等九家单位共同发起,汇聚了国内神经科学领域的顶尖学者与行业先锋,围绕脑疾病机制、小胶质细胞治疗、类器官技术、脑机接口、神经调控与AI神经科学等突破性议题展开了深度探讨与思想碰撞。

复旦大学脑转化院院长王以政院士致辞
会议在复旦大学脑转化院院长王以政院士热情洋溢的开幕致辞中拉开帷幕。王以政强调了神经科学在生命健康领域的核心地位以及本次专场对于推动脑疾病研究和转化的重要意义,为整场活动奠定了高起点、高目标的基调。
02六场重磅报告,勾勒神经科学未来图景
随后,六位顶尖科学家带来了精彩纷呈的主题报告,内容覆盖基础机制探索、技术创新与临床转化全链条:

上海尚思自然科学研究院院长鲁白教授以《神经退行性疾病诊治新策略》为题,分享了从揭示BDNF核心机制到创立福贝生物研发原创新药的完整历程,展示了从基础到临床的创新范式。

复旦大学脑转化院彭勃教授在《小胶质细胞更替与替换——从基础研究到CSF1R相关性白质脑病的临床治疗》报告中,系统阐释了小胶质细胞的核心作用及其更替机制,并介绍了其团队首创的“小胶质细胞替换疗法” 进入临床的里程碑进展,为脑疾病治疗开辟全新路径。

复旦大学脑转化院邵志成研究员聚焦《神经类器官在重大脑疾病中的应用研究》,展示了利用患者干细胞与神经类器官技术在解析疾病机制、寻找新靶点及开发精准自体移植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为精准医疗提供了强大工具。

复旦大学脑转化院袁鹏研究员的报告《从神经原理到未来脑机》,通过神经编码、吸引子理论、数学建模解析神经认知原理及其在疾病中的异常,为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神经科学基础。

复旦大学脑转化院常务副院长舒友生教授在《脑疾病机制与干预策略》报告中,从神经元兴奋性和神经环路调控的角度,深入剖析了脑疾病的发病机制,为探索神经调控治疗策略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大数据学院院长冯建峰教授压轴报告《AI-based Neuroscience : 数据、模型与临床应用》,展现了数学、脑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深度融合。冯建峰团队在精神疾病机制、构建全球首个全脑数字孪生脑模型及发展新型AI算法等方面的开创性工作,揭示了智能技术解锁人脑奥秘的巨大潜力,令人叹服。
03深度碰撞,共绘转化蓝图

在每场报告后的提问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报告内容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激发出诸多创新思路。

短暂的茶歇时间也成为与会者交流合作意向、碰撞思想火花的重要平台。

专场尾声,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舒友生教授为本次专场作了精辟的总结发言。舒友生衷心感谢所有与会嘉宾的鼎力支持与智慧贡献,他强调基础研究的深度决定了转化医疗的高度,随着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的飞速发展,人类正站在解开认知奥秘的临界点。
04圆满收官,展望未来

主持人复旦大学脑转化院副院长郭非凡教授在结束语中指出:“今天六场精彩报告从分子机制到临床转化,从类器官到人工智能,勾勒出神经科学未来的无限可能”。
本次神经科学前沿与脑疾病专场不仅是一场学术盛宴,更是一次推动脑科学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集结。与会专家分享的前沿成果与深刻洞见,深刻体现了科学家在攻克脑疾病、探索生命奥秘征程中的智慧与担当。我们期待在脑科学探索的道路上继续携手同行,为人类健康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愿今日的思想碰撞,点燃明日创新的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