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邀优秀青年学者依托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申报海外优青项目-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诚邀优秀青年学者依托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申报海外优青项目

日期:2025-08-05 点击数:

一、项目介绍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现启动2025年新增批次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申报工作。诚邀优秀青年学者加盟,依托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申报海外优青项目,共攀神经科学高峰,同赴卓越未来。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申请人要求

1.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2.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对于已申请2025年度上半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因时间结点原因导致不符合当时申请条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新增批次项目;其他申请人不得在新增批次重复提交申请。已申请2025年度其它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不得在新增批次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三、待遇保障

1.薪酬

(1)一般情况: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年薪,且各类奖励性绩效上不封顶。优秀者可获得学校人才引进资源包的叠加支持。在此基础上,神经科学领域的优秀者,可获得附属医院的双聘薪酬配套。

(2)增量支持:①上海市教委项目支持(含生活补助和科研经费,可自主决定分配方式);②可享受税收优惠;③优秀者纳入学校校内培育计划,享受培育期内(一般3年)个人专项奖励。

2.住房

(1)学校提供住房补贴(免税,购房时可一次性提取)。

(2)享受国家、上海市补助。另外,针对落地浦东新区的人才还有额外支持,包括租房补贴、项目支持等。

(3)过渡房保障:提供校园周边多处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供租住。

3.子女教育:为子女提供完整链条的基础教育保障,可享受上海市最优质的办学资源。

4.医疗保障:享受复旦大学附属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和便捷医疗服务。

四、科研支持

1.启动经费:提供有竞争力的科研启动经费;优秀人才可纳入学校战略人才培育计划,获得额外发展支持。

2.团队建设:直接认定博导资格并单列博士生名额支持,纳入学校战略人才培育计划可获额外博士生名额;支持科研团队建设,支持招聘博士后、专任科研岗位等团队成员。

3.平台支撑:除学院配套设备外,享受学校大型共享科研仪器设备、一流教学设备设施、公共服务保障平台等。

注意:此次申报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15日

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简介

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简称“脑转化院”,Institute for Translational Brain Research, Fudan University)成立于2019年,是复旦大学依托上海医学院、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脑科学前沿科学中心成立的校属独立研究机构。现任院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以政教授。研究院作为复旦大学学术特区,参加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在人才引进及运行管理等方面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致力于发展前沿脑科学交叉技术和转化研究,为推动脑科学基础与转化研究的发展提供高水平平台。

脑转化院的研究领域包括:在基础研究方面,致力于阐明神经信号处理机制、脑结构及其功能的发育和可塑性、脑功能的神经环路解析及其调控机制、脑疾病的机理及神经调控干预等;在转化研究方面,通过脑科学与医科和工科的融合交叉,建立交叉研究和相互融合的平台和机制,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致力于脑科学前沿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脑科学基础研究、脑功能调控、脑疾病诊治及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转化应用。

脑转化院自建院以来取得一系列进展:新增国家人才项目17项,组建上海市“本能行为及其紊乱的机制和干预”重点创新团队;新增科研项目200余项,承担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任务,其中包括10项中国脑计划项目,总计经费超2亿元;在基础和临床神经科学研究中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近80篇,包括Science、Cell、Nature、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Neuron、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Metabolism等国际著名期刊杂志;在基因编辑、脑类器官、脑肿瘤靶点、多光子成像、脑机接口等领域获多项专利授权;设有博士后工作站,独立开展博士后招收和培养工作,目前在站博士后31人,已培养出站博士后23人,超80%的博士后获得国际引进计划、国家博新、国家资助计划、上海市超博、复旦超博等人才资助;已增设二级学科“神经科学与转化”专业,独立开展研究生的招生与培养,研究生规模已超200名。研究院参与共建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及教育部脑科学前沿科学中心,高质量的设备平台和动物平台已建成并配备专职技术支撑人员,这些平台强有力地支撑了研究院的高水平科学研究。

脑转化院大力引进海内外高水平杰出人才,目前已有31个独立运行的课题组高效运转,建立了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及体系。脑转化院依托复旦大学各附属医院丰富的临床资源,充分发挥复旦大学的基础与临床优势,切实提升科研团队的原始创新能力,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人民健康生活需求,旨在建设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神经科学基础与转化并重的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网站:http://itbr.fudan.edu.cn/

申请方式:

1、个人完整简历;

2、既往科研成果总结;

3、将来的工作计划;

4、最具代表性研究论文。

申请材料合并为一个PDF文档直接发送至itbr_rsrc@fudan.edu.cn。邮件标题请注明2025海外优青+姓名。

下一条:探索脑科学前沿,共绘转化新图景——第二届湖区生命健康科学家大会“神经科学前沿与脑疾病”专场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