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简称“脑转化院”,Institute for Translational Brain Research, Fudan University)成立于2019年(http://itbr.fudan.edu.cn/),是复旦大学依托上海医学院、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脑科学前沿科学中心成立的校属独立研究机构。现任院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以政教授。研究院作为复旦大学学术特区,参加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在人才引进及运行管理等方面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致力于发展前沿脑科学交叉技术和转化研究,为推动脑科学基础与转化研究的发展提供高水平平台。
脑转化院的研究领域包括:在基础研究方面,致力于阐明神经信号处理机制、脑结构及其功能的发育和可塑性、脑功能的神经环路解析及其调控机制、脑疾病的机理及神经调控干预等;在转化研究方面,通过脑科学与医科和工科的融合交叉,建立交叉研究和相互融合的平台和机制,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致力于脑科学前沿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脑科学基础研究、脑功能调控、脑疾病诊治及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转化应用。
脑转化院自建院以来取得一系列进展:新增国家人才项目17项,组建上海市“本能行为及其紊乱的机制和干预”重点创新团队;新增科研项目200余项,承担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任务,其中包括10项中国脑计划项目,总计经费超2亿元;在基础和临床神经科学研究中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近70篇,包括Cell、Nature、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Neuron、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Metabolism等国际著名期刊杂志;在基因编辑、脑类器官、脑肿瘤靶点、多光子成像、脑机接口等领域获多项专利授权;设有博士后工作站,独立开展博士后招收和培养工作,目前在站博士后30人,已培养出站博士后19人,超80%的博士后获得国际引进计划、国家博新、国家资助计划、上海市超博、复旦超博等人才资助;已增设二级学科“神经科学与转化”专业,独立开展研究生的招生与培养,研究生规模已超180名。研究院参与共建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及教育部脑科学前沿科学中心,高质量的设备平台和动物平台已建成并配备专职技术支撑人员,这些平台强有力地支撑了研究院的高水平科学研究。
脑转化院大力引进海内外高水平杰出人才,目前已有31个独立运行的课题组高效运转,建立了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及体系。脑转化院依托复旦大学各附属医院丰富的临床资源,充分发挥复旦大学的基础与临床优势,切实提升科研团队的原始创新能力,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人民健康生活需求,旨在建设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神经科学基础与转化并重的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为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脑转化院拟大力招聘有志从事神经科学与转化研究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热烈欢迎海外青年才俊依托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申报2025海外优青项目!
一、招聘要求:
1.衷心热爱科研工作,在相应研究领域做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工作。
2.原则上具有海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并有国内外博士后科研工作经历。
3.在相应学科领域能够独立做出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工作,有望引领未来学科领域方向。
二、发展支持
1.薪酬
1)基本薪酬:提供富有竞争力的基本薪酬,各类绩效奖励上不封顶。
2)增量支持:对于优秀青年学者,另有包括学校人才引进资源包、战略人才培育计划、相辉青年学者、新工科人才基金、小米青年学者、上海市各类人才计划、附属医院双聘等提供的一系列薪酬个性化增量支持。
3)税收优惠:享受上海特有的税收优惠政策、专项补贴。
4)研究院将采用一事一议的原则,具体条件面谈。
2.住房
1)货币补贴:提供优厚的住房补贴。
2)住房保障:提供校园周边多处可拎包入住、环境优美、配套齐全、交通便捷的人才公寓供租住。
3)特色支持:多种形式的上海市人才安居保障试点政策支持;针对落地浦东新区的人才还有额外支持,包括租房补贴、项目支持等。
3.科研
1)启动经费:提供有竞争力的科研启动经费;优秀人才可纳入学校战略人才培育计划,获得额外发展支持。
2)团队建设:直接认定博导资格并单列博士生名额支持,纳入学校战略人才培育计划可获额外博士生名额;支持科研团队建设,支持招聘博士后、专任科研岗位等团队成员。
3)平台支撑:享受学校大型共享科研仪器设备、一流教学设备设施、公共服务保障平台等。
4.综合保障
1)子女教育:为子女提供完整链条的基础教育保障,可享受上海市最优质的办学资源。
2)医疗保障:享受复旦大学附属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和便捷医疗服务。
3)专项服务:上海市设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专窗,在办理各类证照、进境物品通关等方面提供方便快捷、“一对一”的专属服务。
三、应聘材料及联系方式
1)个人完整简历;
2)既往科研成果总结;
3)将来的工作计划;
4)最具代表性研究论文。
申请材料合并为一个PDF文档直接发送至itbr@fudan.edu.cn。邮件标题请注明应聘独立PI+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