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中的超兴奋性神经元的识别及机制探究-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中的超兴奋性神经元的识别及机制探究

日期:2025-09-11 点击数:

发表于2025年epilepsia。在II型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小鼠模型中,我们发现突变神经元表现出矛盾的极低内在兴奋性和高兴奋性突触输入。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证实,mTOR依赖的树突棘密度升高和树突复杂度的增加,最终导致突变神经元在神经网络中呈超兴奋性改变。此外,研究发现通过激活突触前GABAb受体可有效降低突变神经元的兴奋性。


上一条:海马自突触选择性存在于部分下托锥体神经元中

下一条:PNAS | 我院舒友生课题组的合作研究发现神经调控新策略